原文:
《长安晚秋》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阅读理解: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黄昏时分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无奈。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晨的云雾显得格外凄凉;颔联借助“残星”、“雁横塞”、“长笛声”等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颈联则通过对篱笆菊花和江边莲花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静谧和惆怅;尾联引用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归乡却不得不滞留异地的复杂情感。
翻译:
晨光中,云雾带着凄凉之气缓缓流动,清晨的长安宫殿在高远的秋空中显得更加雄伟壮观。天空中还有几颗残留的星星,大雁正飞越北方的关塞,远处传来一声悠长的笛音,伴随着有人独自倚靠在楼上眺望远方。篱笆旁的菊花半开半闭,静静地伫立着,江边的莲花花瓣已经凋零,似乎也满含哀愁。家乡的鲈鱼正是美味的时候,但自己却无法回去,只能像戴着南冠的楚囚一样,在异乡度过漫长的时光。
赏析:
赵嘏的《长安晚秋》是一首情景交融之作。全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主题。首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云物”、“残星”、“雁横塞”、“篱菊”、“渚莲”,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其次,“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尤为精彩,它将听觉与视觉结合起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尾联中的“鲈鱼正美不归去”化用了张翰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处境的不满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总体而言,《长安晚秋》既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佳作,又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