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分数乘法(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
-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合作学习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 难点: 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尤其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表达式。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练习题卡。
- 学生:练习本、铅笔、直尺、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 “小明每天喝一杯牛奶,每杯牛奶是3/4升。那么他一周(7天)一共喝了多少升牛奶?”
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目应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可能会列出:3/4 × 7
教师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理解意义: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画图方式展示分数乘整数的含义。
例如:3/4 × 2 表示2个3/4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如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3份,再复制一份,共取6份,即6/4=3/2。
(2)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观察:3/4 × 2 = (3×2)/4 = 6/4 = 3/2
总结规律:分数乘整数,分子乘以整数,分母不变。
(3)归纳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保持不变;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3. 巩固练习(15分钟)
(1)基础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
- 2/5 × 3
- 5/6 × 4
- 7/8 × 2
(2)应用题练习:
- 小红每天吃1/2块巧克力,一周吃了多少块?
- 一瓶果汁有3/5升,买5瓶共有多少升?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提升(5分钟)
出示一道稍复杂的题目:
> “小明做作业用了3/4小时,他一天做了5天这样的作业,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引导学生分析:3/4 × 5 =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先约分再计算,或者转化为小数计算。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 计算方法是什么?
-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约分?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补充完善。
6. 布置作业(2分钟)
- 完成课本第X页的练习题1~5题。
- 自编一道分数乘整数的应用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
```
分数乘整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
分数 × 整数 = 分子 × 整数 / 分母
例题:3/4 × 2 = 6/4 = 3/2
```
七、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加强训练。今后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