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再宿武关》)】“李涉 《再宿武关》”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虽非传世名篇,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清幽的笔触。此诗以“再宿武关”为题,描绘了诗人第二次夜宿武关时的心境与所见所感,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与沉思。
武关,位于今陕西省丹凤县东南,是秦岭南北的重要关隘之一,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文人墨客途经之地。李涉在旅途中再次驻足于此,或许是因公务、或许是因避乱,亦或是单纯的旅途疲惫。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一夜的停留,让他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
全诗如下:
> 李涉 《再宿武关》
> 松下问童子,
> 言师采药去。
> 只在此山中,
> 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意境深远,语言简洁而含蓄。前两句写诗人向童子询问师父的去向,后两句则借童子之口说出师父已入山采药,但因山高林密,无法得知其具体位置。这种“欲寻不见”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留白”手法,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诗中的“松下”、“童子”、“采药”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隐逸山林的氛围,仿佛将人带入一个宁静而神秘的世界。而“云深不知处”一句,则更添几分玄妙与哲思,似乎在暗示人生之路的曲折与未知。
从文学角度来看,《再宿武关》虽不如李白、杜甫之作那般气势恢宏,但却以其独特的清新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唐代诗坛中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李涉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禅意色彩。诗人通过一次偶然的相遇与问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这种情感在唐代士人中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许多文人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李涉的《再宿武关》虽非千古绝唱,却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小诗。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了最深刻的情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读一读这样的诗,或许能让人心灵得到片刻的安宁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