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太空一日》基础知识(部编本)】《太空一日》是人教版(现为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杨利伟。这篇文章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录了中国首位航天员在太空中度过的一天,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真实体验。
一、作者简介
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1965年出生于辽宁省绥中县。他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进入太空,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的经历不仅代表了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也体现了个人奋斗与国家使命的结合。
二、文章背景
本文写于2003年,正值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之后。文章通过杨利伟的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太空环境的独特性以及航天员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感受。
三、主要内容
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讲述了杨利伟在太空中从升空到返回地球的全过程。其中包括:
- 起飞阶段:描述火箭发射时的强烈震动和紧张氛围;
- 太空生活:介绍在失重状态下的日常生活,如吃饭、睡觉等;
- 观察地球:描绘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景象,表达对地球的热爱与敬畏;
- 返回过程:讲述返回舱降落时的紧张与期待。
四、语言特点
1. 真实感强: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2. 细节描写丰富:如对声音、光线、身体感受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3. 情感真挚:通过对太空环境的描述,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向往。
五、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杨利伟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 探索精神: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与决心;
- 爱国情怀:作为中国第一位航天员,他肩负着国家的期望与责任;
- 科学精神: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冷静与专业,体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
六、写作手法
1. 记叙与描写相结合:既有对事件的叙述,也有对场景和心理的细致描写;
2. 情感表达含蓄:不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节和行为展现内心世界;
3. 结构清晰:按时间顺序组织内容,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七、学习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情节;
2. 分析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3. 学习文章的语言特色与写作技巧;
4. 感受航天员的英勇精神和科学探索的重要性。
八、拓展延伸
可以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了解“神舟”系列飞船、“天宫”空间站等科技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通过学习《太空一日》,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还能感受到航天员在浩瀚宇宙中那份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精神。这是一篇兼具知识性与思想性的优秀作品,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