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肺炎喘嗽王雪峰7】在中医儿科临床中,肺炎喘嗽是较为常见的肺系疾病之一,尤其多发于婴幼儿群体。该病以发热、咳嗽、气促、痰鸣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对患儿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根据《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论述,肺炎喘嗽在中医中属于“肺热壅盛”、“痰热闭肺”等范畴,其病因多与外感风热之邪、饮食不节、脾虚生痰等因素有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受外邪侵袭,加之肺卫不固,故容易发生本病。
在辨证论治方面,王雪峰教授指出,肺炎喘嗽应根据病情轻重及证型不同进行分类施治。常见证型包括:
1. 风热犯肺型:表现为发热、咳嗽、痰黄、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疗宜辛凉解表、清肺化痰,常用桑菊饮加减。
2. 痰热壅肺型:症状较重,高热、咳嗽剧烈、痰多黏稠、气促、烦躁不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型需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常用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3. 阴虚肺热型:多见于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的患儿,表现为低热、干咳、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应养阴清肺、润肺止咳,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此外,王雪峰教授还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调护脾胃、增强体质,避免过用寒凉药物,以免伤及正气。同时,在护理方面,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合理喂养,防止再次感染。
对于重症肺炎喘嗽,应及时送医,配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如抗感染、吸氧、支持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总之,肺炎喘嗽虽属常见病,但不可小觑。在临床中应重视辨证施治,注重整体调理,结合现代医学手段,为患儿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王雪峰教授的相关研究和经验,为中医儿科在肺炎喘嗽的诊疗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