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有感(作文1250字及初二读后感)】在语文课本中,我第一次接触到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受戒》。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江南水乡的故事,主人公明海从小被送到寺庙里当和尚,与小英子之间产生了一段纯真的感情。文章语言朴实,情节简单,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读完《受戒》,我感触最深的是其中对人性的描写。明海和小英子之间的感情,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爱情,而是一种天真、纯洁的情感。他们在一起玩耍、说话、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有着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默契。这种情感让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日子,那种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感觉,是现在很难再体会到的。
小说中的寺庙生活也让我感到新奇。寺庙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严肃、压抑的地方,反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明海在庙里学习佛法,但也常常跟着师父去集市上买菜、做家务,甚至还会帮人写信、看病。这让我意识到,宗教并不一定是冷冰冰的,它也可以是温暖人心的。寺庙里的僧人们虽然穿着袈裟,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有自己的生活。
我觉得《受戒》中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对“自由”的探讨。明海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孩子,被送进寺庙,过着一种被规定好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完全被束缚住,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情感。他和小英子之间的感情,其实也是一种对自由的追求。他们不想被世俗的眼光所限制,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这种精神让我深受启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受戒”。可能是家庭的期望,可能是学校的规矩,也可能是社会的压力。这些“戒”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束缚,甚至失去自我。但《受戒》告诉我,真正的自由不是没有约束,而是能够在约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就像明海一样,他虽然生活在寺庙里,但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本心,没有被环境所改变。
通过这篇文章,我也开始思考什么是“受戒”的真正意义。也许,“受戒”不仅仅是指佛教中的仪式,更是一种成长的过程。当我们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时,我们也会经历一种“受戒”,那就是学会适应、学会独立、学会承担责任。这个过程可能会很痛苦,但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
《受戒》虽然讲的是一个关于寺庙和童年的故事,但它所传达的思想却非常深刻。它让我明白,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内心的坚持和选择。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真诚的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总之,《受戒》是一篇值得反复品味的文章。它用简单的故事,表达了复杂的人生道理。作为初二的学生,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和生活。希望以后还能读到更多像《受戒》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让我在阅读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