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韩愈的原文译文和赏析】《石鼓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长篇古体诗,全诗共一百四十二句,内容围绕“石鼓”展开,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与对历史兴衰的感慨。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在历史上被视为研究唐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一、原文
石鼓歌
张籍索我作《石鼓歌》,我有旧说未尽多。
周虽无道民不惰,秦亦无德人自歌。
岐阳之野猎兽多,渭水之滨渔舟过。
鼓声隆隆出山阿,石刻斑驳如龙蛇。
其文曰:“天子巡狩,诸侯来贺。”
又云:“车马盈途,礼乐交和。”
我见此鼓心欲狂,摩挲不忍弃诸旁。
古人谁为此形迹?疑是宣王之旧章。
宣王南征伐荆楚,功成还国纪功详。
鼓铭虽残尚可读,字画奇古非寻常。
我欲重摹置庙堂,以示后世知文章。
但恐时移物换久,空余石鼓立苍茫。
呜呼!石鼓之文不可识,石鼓之音不可闻。
千年风雨磨不去,独留荒草伴斜曛。
我今作歌告世人,莫使此物埋尘昏。
愿将此意传千载,与君共赏古风存。
二、译文
张籍让我写一首《石鼓歌》,我心中有许多话想说,却未能一一道尽。
周朝虽然政治腐败,但百姓依然勤劳;秦国虽无仁德,人民仍能歌唱。
在岐阳的原野上,猎兽众多;渭水边的渔舟来往不断。
鼓声隆隆从山中传来,石刻斑驳如龙蛇般蜿蜒。
上面的文字写着:“天子巡视四方,诸侯前来祝贺。”
又说:“车马满路,礼乐和谐。”
我看到这石鼓,内心激动不已,抚摸它不愿离开。
古人是谁留下了这些痕迹?怀疑是周宣王时期的遗物。
周宣王南征讨伐荆楚,功成归来记录功绩。
虽然鼓上的文字已经残缺,但仍可辨认,字迹奇特古老,不同寻常。
我想重新拓印,放在庙堂之上,让后人知道文章的价值。
但怕时光流逝,事物变迁,最终只剩下石鼓孤零零地立在荒草中。
啊!石鼓上的文字难以解读,它的声音也已消失。
千年风雨无法抹去它的痕迹,只有荒草陪伴着夕阳。
我现在写下这首歌告诉世人,不要让这些文物被尘土掩埋。
愿这份心意流传千年,与你共同欣赏古代的风采。
三、赏析
《石鼓歌》是韩愈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与文化使命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石鼓”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思与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1. 历史与文化的传承
韩愈在诗中提到“宣王之旧章”,暗示石鼓可能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古代文明的敬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墨,将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保存下来,传递给后人。
2. 情感的真挚与悲凉
全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石鼓的热爱与赞叹,也有对时光流逝、文物湮灭的无奈与惋惜。尤其是结尾部分,“愿将此意传千载,与君共赏古风存”,更是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切期望。
3. 语言风格独特
韩愈的诗风雄浑奇崛,语言古朴凝练,尤其在描写石鼓的形态和文字时,运用了大量比喻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4. 思想内涵深刻
《石鼓歌》不仅是对一件文物的赞美,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守护与呼唤。韩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结语
《石鼓歌》作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在今天,这首诗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