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2(《富贵不能淫》三年中考真题(解析版)-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富贵不能淫》作为《孟子》中的经典篇章,一直是中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内容。该篇以“大丈夫”为题,阐述了儒家关于人格修养与道德操守的重要思想,具有深刻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对《富贵不能淫》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体现在文言文阅读理解、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及主旨分析等方面。通过对近三年(2019—2021年)相关真题的整理与分析,可以发现命题规律较为稳定,但考查形式也在不断更新,注重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以下是对近三年中考真题的梳理与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该篇文言文的核心知识点与应试技巧:
一、文本内容回顾
《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如下: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表达了孟子对“大丈夫”的定义:在富贵面前不迷惑,在贫贱面前不改变,在权势面前不屈服。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操守的要求,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二、真题解析(2019—2021)
2019年某地中考题
题目类型:文言文阅读理解
问题示例:
“富贵不能淫”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它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思想?
解析:
“富贵不能淫”意为在富贵面前不迷失本心,不丧失操守。这句话体现了孟子对人格独立性和道德坚定性的高度重视,强调一个人应具备不被外界诱惑所动摇的精神品质。
2020年某地中考题
题目类型:词语解释与句子翻译
问题示例: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 居天下之广居(居)
② 行天下之大道(行)
解析:
① “居”在此处意为“居住”,指安身立命之所。
② “行”意为“实践、实行”,指按照正道行事。
2021年某地中考题
题目类型:主旨归纳与拓展思考
问题示例: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大丈夫”精神的理解。
解析:
“大丈夫”精神强调的是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为外物所动。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面对诱惑、压力或挑战时,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醒尤为重要。
三、备考建议
1. 积累文言词汇:重点掌握“居、立、行、淫、移、屈”等关键词,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2. 强化翻译训练: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把握文章主旨:深入理解“大丈夫”精神的内涵,学会联系现实进行思考。
4. 关注命题趋势:近年中考更注重对文言文思想内涵的考查,考生需加强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结语
《富贵不能淫》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修养的重要体现。通过系统复习与真题演练,考生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该篇内容,并在考试中灵活运用,取得优异成绩。
备战中考,从读懂经典开始。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收获知识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