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待客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王安石待客》是一篇记载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待客之道的文言短文,内容简洁而富有深意,常被选入语文教材或古文阅读练习中。文章通过一件小事,展现了王安石的为人处世风格和节俭品质。
原文: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自蜀来,未尝见公。一日,宴于第②,命其子③往迎之。妇人至,公方与客弈棋,不为起。客问曰:“此何人?”曰:“此吾子妇也。”客皆惊。公曰:“吾妻亦不过如此。”遂设席,与之对坐。酒数行,妇人辞去,公送之门外,曰:“汝归语汝父,吾非不能厚待汝,但吾家素贫,不能奉华侈。”妇人感泣而去。
译文:
王安石身居宰相之位时,他的儿媳的亲戚从四川来,从未见过他。一天,他在家中设宴款待客人,让儿子去迎接这位亲戚。儿媳来到后,王安石正在和客人下棋,没有起身迎接。客人问:“这是什么人?”王安石说:“这是我的儿媳。”客人们都很惊讶。王安石说:“我的妻子也不过如此。”于是安排了座位,与她相对而坐。酒过数巡,儿媳告辞离去,王安石亲自送到门外,说:“你回去告诉你的父亲,我不是不能好好招待你们,只是我家一向贫穷,无法奉承奢华。”儿媳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离开了。
阅读理解题:
1.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 ①“未尝见公”中的“尝”:曾经
- ②“命其子往迎之”中的“之”:代指儿媳的亲戚
- ③“酒数行”中的“行”:杯(次)
2. 文中王安石对待儿媳的亲戚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
答:王安石并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的亲属而特别热情,反而显得比较冷淡,甚至在下棋时也没有起身迎接。这体现了他一贯的简朴作风,以及不以权势自居、不讲排场的性格特点。
3. 王安石为什么要对儿媳说“吾家素贫,不能奉华侈”?
答:这句话表明王安石虽然身居高位,但他并不追求奢华生活,而是坚持节俭。他不愿因为自己的地位而让家人感到负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4. 这篇文章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文章通过一个生活细节,展现了王安石的谦逊、节俭和务实精神。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地位高低不应影响其做人做事的态度,真正的品德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行为的端正。
总结:
《王安石待客》虽篇幅短小,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清廉正直、不慕虚荣的政治家形象。通过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我们可以感受到王安石作为一个士大夫的风骨与操守,也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当今社会,这种淡泊名利、注重内在修养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