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意思】“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是一句出自《诗经·邶风·击鼓》的经典诗句,常被引用在文学作品、影视台词或情感表达中。这句诗虽然字数不多,但其背后蕴含的情感深沉而动人,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化意义。
“生死契阔”中的“契阔”原意是指聚散、离合,后来引申为人生中的种种经历,包括顺境与逆境、欢乐与痛苦。因此,“生死契阔”可以理解为无论生与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愿意与对方一同经历、共同承担。
“与子成说”中的“与子”即“与你”,“成说”则是“立下誓言”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无论未来如何变化,我都会与你共度一生,不离不弃,哪怕面对生死的考验,也绝不违背当初的承诺。
这句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原本是描写一位戍边士兵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在战乱中辗转流离,心中最深的牵挂便是家中妻子。他发誓无论自己身处何地,无论命运如何安排,都会与妻子相守,永不分离。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也体现了古代人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定。
在现代语境中,“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常被用来表达深情厚意,尤其是在婚礼、纪念日或重要场合中,用以表达对伴侣的承诺与坚守。它不仅是一种情感的宣誓,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句话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被引用,但在实际使用时也需注意语境,避免因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在某些网络用语或调侃中,可能会将其简化或曲解,失去了原本的庄重与深刻。
总的来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代表着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承诺与陪伴。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句子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人,不忘初心,坚守彼此之间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