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及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王昌龄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的深切同情与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李白抒发友情与人生感慨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翻译:
当杨花已经凋谢,杜鹃鸟也发出哀鸣,
我听说你已被贬到龙标,穿过五溪的险地。
我将心中的忧愁寄托给明月,
让它随着风儿一直飘到夜郎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起兴,开篇描绘出春末夏初的景象,“杨花落尽”象征着离别与时光流逝,“子规啼”则渲染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友人被贬的地点和旅途的艰难。“五溪”是古代偏远之地,路途艰险,暗示了王昌龄处境的艰难,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担忧与牵挂。
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无法亲自前往探望的遗憾与思念,寄托于天上的明月,希望这轮明月能将他的情意带到远方,陪伴友人度过孤寂的时光。这种借景抒情、托物寄情的手法,体现了李白诗歌中常见的浪漫主义色彩,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深厚与执着。
整首诗虽短,却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它不仅是李白对王昌龄的慰藉,更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友情诗篇。
结语: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成为唐诗中极具感染力的作品之一。它不仅记录了一段深厚的友谊,也反映了诗人面对人生挫折时的豁达与坚韧。读罢此诗,令人久久回味,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