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啄木鸟】一、活动目标:
1. 认识啄木鸟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幼儿对鸟类的兴趣。
2. 了解啄木鸟的特殊本领——“树医生”的作用,懂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啄木鸟在树上啄食的场景。
- 教具:啄木鸟模型或图片卡片。
- 环境布置:模拟森林场景(可用纸板、绿色布料等)。
- 活动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有一种小鸟,它每天都在树林里‘敲敲打打’,它的嘴巴特别长,还能帮大树治病,你们猜是什么鸟?”引导幼儿自由发言,引出“啄木鸟”。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
出示啄木鸟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 啄木鸟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如:尖嘴、强壮的脚、黑白相间的羽毛)
- 它是怎么在树上移动的?(用脚爪抓住树干)
- 它为什么要“敲打”树干?(寻找虫子吃)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进行小组讨论。
3. 小实验:啄木鸟的“本领”(10分钟)
教师展示一个模拟“树干”的装置(可以用泡沫板或纸箱制作),上面插入一些“虫子”(可用小球或塑料虫)。请幼儿模仿啄木鸟的动作,用“啄木鸟的嘴”(可用筷子或小木棍)去“敲击”树干,看看谁能“捉到”最多的“虫子”。
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啄木鸟如何通过敲击判断树干内部是否有害虫。
4. 故事分享(5分钟)
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啄木鸟医生》。故事中,啄木鸟帮助一棵生病的大树找到并消灭了里面的害虫,大树因此恢复健康,森林也变得更加美丽。
5. 拓展活动:我来设计“啄木鸟”(10分钟)
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啄木鸟”模型或绘画。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啄木鸟”,并讲述自己的作品。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医生’,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帮助树木治病,我们也要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森林。”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啄木鸟的知识,或者观察身边有没有啄木鸟的踪迹。
四、活动延伸建议:
- 在自然角放置一个小鸟喂食器,观察是否会有啄木鸟来访。
- 配合美术活动,开展“我的森林朋友”主题绘画。
- 结合语言活动,讲述更多关于鸟类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观察、游戏、故事和手工等多种形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啄木鸟的特点和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动物知识,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生态,培养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