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5 05:58:41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菜畦(qí)

B. 憔悴(cùi)

C. 窠臼(kē)

D. 花瓣(bàn)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他今天心情特别好,所以表现得格外积极。

B. 由于天气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了这次郊游。

C.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3. 下列诗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最相似的是( )

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下列文学常识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春》是朱自清的作品,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B.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写的散文,语言朴实自然。

C.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集,是儒家经典之一。

D. 《皇帝的新衣》是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

5. 下列关于“比喻”修辞手法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喻就是把本体和喻体直接等同起来。

B. 比喻必须使用“像”“好像”“如同”等词。

C. 比喻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感。

D. 比喻只能用于描写景物,不能用于人物描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观沧海》中,作者借大海抒发自己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文中谢道韫以“__________”形容雪花,表现出她的才思敏捷。

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_》。

5. 《静夜思》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到了杭州,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西湖。西湖的水很清,湖面平静如镜。四周的山峦环绕着湖水,像是给它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撒满了金子。远处的雷峰塔静静地矗立着,显得庄严而神秘。”

1. 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列举两种。(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作者描写西湖的顺序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的感情是怎样的?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请写出你对“湖面平静如镜”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题目:《难忘的一件事》

要求:

1.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2. 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 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B

3. C

4. C

5. C

二、填空题

1.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 差可拟

4. 论语

5. 李白

三、阅读理解

1. 比喻、拟人

2. 由远及近,先写湖水,再写周围的山,最后写雷峰塔。

3. 作者对西湖充满喜爱和赞美之情,因为西湖景色优美、宁静。

4. 作者描述了西湖的美丽风光。

5. “湖面平静如镜”形象地表现了湖面的平静、清澈,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四、作文(略)

温馨提示: 本试卷严格按照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内容编写,适用于期末复习或模拟测试,建议学生认真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