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动物找吃的】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提高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不同小动物的饮食习惯。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增强对自然界的认知。
活动准备:
- 图片或手偶:兔子、松鼠、小熊、小猫等常见小动物。
- 食物图片:胡萝卜、松果、蜂蜜、鱼等。
- 故事卡片或绘本《小动物找吃的》。
- 背景音乐(轻柔的自然音效)。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动物的手偶,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知道的小动物吃的东西。
二、讲述故事(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动物找吃的》的故事:
“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早上醒来,发现家里没有食物了,于是决定出门去找吃的。它蹦蹦跳跳地来到草地,看到一根又大又红的胡萝卜,开心地说:‘这是我最喜欢的食物!’”
“接着,小兔子遇到了一只小松鼠。小松鼠正在树上找松果,它说:‘我最爱吃松果了!’小兔子点点头,继续往前走。”
“突然,小兔子闻到一股香香的味道,原来是小熊在树洞里吃蜂蜜。小兔子也想尝一口,可是小熊说:‘这是我的蜂蜜,你要自己去找哦!’”
“最后,小兔子遇到了小猫,小猫正在河边钓鱼。小兔子好奇地问:‘你吃鱼吗?’小猫笑着说:‘是的,我最喜欢吃小鱼了!’”
三、互动讨论(8分钟)
教师提问:
- 小兔子找到了什么食物?
- 小松鼠喜欢吃什么?
- 小熊为什么不愿意给小兔子蜂蜜?
- 你喜欢吃哪些食物?为什么?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模仿它们的动作和声音。
四、延伸活动(7分钟)
1. 绘画活动:请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和它们喜欢吃的食物。
2. 游戏活动:玩“找食物”游戏,将食物图片贴在教室的不同角落,让幼儿根据提示寻找对应的食物。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喜欢吃什么。希望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小动物的饮食习惯,结合图片、手偶和互动游戏,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生活化的元素,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自然与生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