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middot及其一》原文及赏析)】宋代诗人朱熹的《观书有感·其一》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深受后人喜爱。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感悟,也揭示了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宽的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
天上的光影在其中轻轻摇曳。
问它为什么如此清澈明亮?
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从源头流来。
赏析:
这首诗以“方塘”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半亩方塘”这一具体的自然景象,引出了对知识、思想乃至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一鉴开”中的“鉴”字,既是镜子的意思,也象征着心灵的明净。诗人将池塘比作一面镜子,映照出天空的光影,形象地表达了读书时心境澄明、思绪开阔的状态。这种状态正是读书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问渠那得清如许?”一句,是诗人对池塘清澈原因的追问。而“为有源头活水来”则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这里的“源头活水”不仅是自然界的水流,更象征着不断学习、不断汲取新知的过程。只有保持思想的流动与更新,才能让心灵保持清澈与活力。
整首诗语言朴素,却寓意深远,体现了朱熹理学思想中“格物致知”的理念。他强调通过观察事物、探究本质,从而获得真知。而这首诗正是这种思想的生动体现。
此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也具有普遍意义。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才能避免思想僵化,保持生命的活力与创造力。
总的来说,《观书有感·其一》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更是一首充满智慧的人生启示录。它提醒我们,知识的源泉在于不断的学习与探索,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让心灵永远清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