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语文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案人教版(2016部编版)(16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
- 了解古代文人关于“读书”的观点和态度,体会古人对学习的重视。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古文的能力,提升文言文阅读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古人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和句意。
- 难点:体会古人谈读书的深刻含义,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背景资料、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作者信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读书的?有没有想过古人是怎么学习的?”引导学生思考古今学习方式的不同。接着出示课题《古人谈读书》,并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音。
3. 学生再次朗读,尝试理解大意。
4.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出处及作者背景。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逐句分析。
- 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学习态度?
2. 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古人读书的态度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3. 小组讨论:你认为哪些古人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展示其他古代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如孔子、朱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读书格言,并说说它们对自己的启发。
3. 鼓励学生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将古人智慧融入日常学习。
(五)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强调古人读书的勤奋与坚持。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3. 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谈谈你从古人读书中得到的启示。
五、板书设计
```
古人谈读书
┌───────────────┐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 书山有路勤为径 │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拓展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古文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引导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可进一步加强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2016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教案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