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郑板桥的故事6则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郑板桥的故事6则,求快速帮忙,马上要交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2 00:55:21

郑板桥的故事6则】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以“扬州八怪”之一著称,其诗、书、画皆有极高造诣,尤以竹、兰、石题材最为人称道。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是一位清廉正直、关心民生的官员。下面讲述的六则关于他的故事,展现了他为人处世的智慧与风骨。

一、卖画为生,不贪钱财

郑板桥在江苏兴化任职期间,因不满官场腐败,最终辞官归隐。他回到扬州后,靠卖画为生。虽然名声远扬,但他从不以高价牟利,常以“润笔费”为名,低价出售作品。他曾说:“我画竹,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表达心中所思。”这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让他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二、拒收贿赂,刚正不阿

有一次,一位地方官员想通过送礼拉拢郑板桥,以求他在某件事情上“通融”。郑板桥听后,当即拒绝,并说道:“我郑某人宁可饿死,也不做这等事!”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清者自清”的道理,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

三、为民请命,体恤百姓

郑板桥曾在山东潍县任知县时,遇到灾荒,百姓生活困苦。他不顾上级压力,开仓放粮,救济灾民。他还亲自下乡查看灾情,甚至将自己家中积蓄拿出赈济。他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也让他在民间留下了极高的口碑。

四、教子有方,注重品德

郑板桥虽才华出众,但对子女要求极为严格。他写信给儿子郑墨,强调“读书明理,做人做事要有骨气”,并告诫他:“文章好不如人品好。”他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后代,培养出一批有德有才的子孙。

五、与友相交,重情重义

郑板桥交友广泛,尤其与文人雅士交往甚密。他性格豪爽,待人真诚。一次,好友去世,他悲痛万分,亲自为其料理后事,并写下挽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份情谊,至今仍被传颂。

六、晚年闲适,寄情山水

晚年,郑板桥隐居扬州,过着清贫而自在的生活。他常与友人饮酒赋诗,赏花观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画作。他常说:“世间万事皆如梦,唯有诗画最长久。”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文人风骨。

郑板桥的一生,是才华与品格的结合,是艺术与人生的统一。他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他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