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兄子严敦书》阅读答案以及原文翻译】《诫兄子严敦书》是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超所写的一封家书,内容主要劝诫其侄子严敦要谦逊有礼、勤奋好学、不骄不躁。这篇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古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文献之一。
一、原文:
吾闻汝之行,虽有小过,然未尝失德。吾欲以古人为鉴,以教汝志。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翻译:
我听说你的行为虽然有些小的过失,但并未丧失道德。我想以古人作为借鉴,来教导你立志。君子的行为,应以宁静来修养自身,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没有淡泊名利的心境,就无法明确志向;没有宁静的心态,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需要安静的心境,才能增长才干;没有学习,就无法拓展才能;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问。放纵懒散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急躁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间流逝,意志随日子消磨,最终如同枯叶凋零,大多难以有所作为,只能悲哀地守着破旧的房屋,那时再想奋起又怎能来得及?
三、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1. 本文作者是谁?
答:班超。
2. 文章开头提到“汝之行,虽有小过”,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作者对侄子的了解,并对其行为有一定的宽容和期待。
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通过内心的宁静来修养自身,通过节俭的生活方式来培养品德。
4. 作者认为什么是成就学问的关键?
答:志向和学习。
5. 文中提到“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答: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意志的衰退,提醒人要珍惜光阴,努力进取。
四、总结:
《诫兄子严敦书》不仅是一封家书,更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它告诫后人要以静制动、以俭养德、以学立身,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当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这种朴素而深刻的智慧依然值得我们深思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