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的意思杼的解释杼的拼音杼的笔顺】“杼”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文和特定语境中有着明确的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字,以下将从字义、拼音、笔顺等方面进行详细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一、
“杼”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某些专业术语中。其本义是指织布机上的梭子,用于将纬线穿过经线,是纺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杼”常被引申为与纺织相关的动作或工具。
此外,在一些诗词或成语中,“杼”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思或智慧,如“才思如杼”,表示思维敏捷、文采出众。
在书写方面,“杼”字共有10画,结构为左右结构,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予”字。书写时需要注意笔顺的规范性,避免出现错误。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杼 |
拼音 | zhù(第四声) |
部首 | 木(左) |
总笔画 | 10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基本意思 | 1. 织布机上的梭子; 2. 引申为纺织动作; 3. 比喻才思、文采。 |
常见用法 | 多用于古文、诗词或文学表达,如“杼轴”、“才思如杼”。 |
书写顺序 | 1. 木 2. 竖钩 3. 横撇 4. 撇 5. 捺 6. 横折 7. 横 8. 撇 9. 捺 10. 横折钩 |
举例 | - 杼轴:指织布机上的部件。 - 才思如杼:形容人思维敏捷、文采斐然。 |
三、小结
“杼”虽然不是常用字,但其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不可忽视。了解它的读音、笔顺以及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古籍或文学作品时更准确地把握其内涵。同时,掌握正确的书写方式也是学习汉字的重要环节之一。
以上就是【杼的意思杼的解释杼的拼音杼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