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是什么】“不畏五斗米折腰”是一句出自古代典故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宁可失去官职也不愿屈从于权势、保持气节的人。这句话最早来源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隐逸诗人,他因不愿为五斗米(即微薄的俸禄)向权贵低头,毅然辞去彭泽县令之职,归隐田园,过起了自耕自足的生活。他的这种高洁品格和独立精神,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文人志士追求自由与尊严的象征。
“不畏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指的是陶渊明。他因不愿为了微薄的官俸而折腰(即屈身)于权贵,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清贫但自由的生活。陶渊明的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也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诗作多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朴素真挚,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表格:关于“不畏五斗米折腰的诗人”的信息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自《晋书·陶潜传》 |
诗人姓名 | 陶渊明(东晋) |
身份 | 诗人、文学家、隐士 |
典故背景 |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向督邮折腰,辞官归隐 |
主要成就 | 开创“田园诗派”,代表作有《归园田居》《饮酒》等 |
人格精神 | 坚守气节、淡泊名利、追求自由 |
后世影响 | 成为文人理想人格的象征,影响深远 |
陶渊明的“不畏五斗米折腰”不仅是个人的选择,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今天,这句话依然激励着人们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坚守自我、不忘初心。
以上就是【不畏五斗米折腰的诗人是什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