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准备常见分录】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存货跌价准备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事项,主要用于反映存货因市价下跌、损坏或过时等原因导致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情况。合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有助于企业真实反映财务状况,避免资产虚增。
以下是存货跌价准备相关的常见会计分录总结:
一、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原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期末应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若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该准备金计入当期损益,并作为存货账面价值的抵减项。
二、常见分录汇总
业务场景 | 会计分录(借方) | 会计分录(贷方) | 说明 |
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需计提跌价准备 | 存货跌价准备 | 存货 | 计提跌价准备,减少存货账面价值 |
存货价值回升,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 存货 | 存货跌价准备 | 转回部分或全部跌价准备,增加存货账面价值 |
销售发出存货,结转成本 | 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 | 结转已销售存货的成本 |
销售发出存货,同时结转跌价准备 | 主营业务成本 | 存货跌价准备 | 若存货曾计提跌价准备,销售时需一并结转 |
三、注意事项
1. 计提依据:必须有充分证据表明存货存在减值迹象,如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存货陈旧等。
2. 计提金额: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成本之间的差额为准,不得随意调整。
3. 转回条件:只有在存货价值回升的情况下,方可转回已计提的跌价准备。
4. 披露要求:企业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金额及变动情况。
通过以上分录和说明,企业可以更加规范地进行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以上就是【存货跌价准备常见分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