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书籍极多。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人对藏书的描述,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下面我们将从含义、来源、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汗牛充栋”最早出自唐代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原意是形容运输书籍时,牛累得出汗,存放的书籍堆满屋子。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书籍或物品非常多,数量庞大。
在现代汉语中,“汗牛充栋”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学术、图书馆等场景中使用较多。它强调的是数量上的“多”,而不是质量上的“好”。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
此外,该成语结构为联合式,由两个部分组成:“汗牛”指运输书籍时牛出汗,“充栋”指书籍堆满屋梁,整体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
二、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汗牛充栋 |
含义 | 形容书籍或物品非常多 |
出处 | 唐·柳宗元《送薛存义序》 |
结构 | 联合式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数量多 |
适用场景 | 图书馆、书房、藏书家、文学作品等 |
近义词 | 书籍浩如烟海、卷帙浩繁 |
反义词 | 寥寥无几、屈指可数 |
使用注意 | 强调数量,不强调质量;不宜用于口语 |
三、结语
“汗牛充栋”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重视,也反映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深度。了解其背后的历史和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语的精髓。
以上就是【汗牛充栋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