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高中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

2025-09-13 21:36:30

问题描述:

高中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21:36:30

高中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史记·屈原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生平。第三段主要讲述了屈原在楚怀王时期的政治遭遇以及他被流放的原因。

一、原文节选(第三段):

> 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乃使张仪之秦,以欺楚。楚怀王怒,复与秦战,大败于丹阳。又攻南阳,取六郡。于是怀王悔,遣使迎屈原。屈原至,复为左徒,进言于怀王曰:“今秦强而楚弱,不可轻战。”怀王不听,遂与秦战,败于蓝田。怀王悔,复召屈原,欲用之。顷襄王立,以其子兰为令尹,而屈原亦为三闾大夫。然终不见用,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二、

本段主要叙述了屈原在楚怀王时期因遭谗言而被疏远,后虽一度被召回,但未能改变楚国对秦国的强硬态度。最终,屈原虽被任命为三闾大夫,却始终未被重用,内心充满忧愤,从而创作了《离骚》。

三、关键信息表格

人物 身份/职位 事件 结果
屈原 左徒、三闾大夫 被疏远,后被召回 未被重用,创作《离骚》
楚怀王 楚国君主 听信张仪,与秦交战 大败,后悔并召回屈原
张仪 秦国使者 诈楚,诱骗楚怀王 成功使楚国陷入困境
顷襄王 楚国新君 立其子兰为令尹 不信任屈原,屈原失势

四、理解与分析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屈原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他主张与秦国保持和好,避免战争,但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这反映出当时楚国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与短视。屈原虽然屡次被贬,但仍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并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忠诚。

这一段不仅是对屈原个人命运的记录,也反映了战国时期楚国政治的动荡与衰落。屈原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

五、学习建议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屈原列传》第三段时,应重点理解以下几点:

1. 人物关系:明确屈原、楚怀王、张仪等人物之间的互动。

2. 历史背景:了解战国时期楚国与秦国的关系及战争背景。

3. 情感表达:体会屈原在政治失意后的心理状态及其文学创作动机。

4. 语言风格:注意司马迁在叙事中的客观性与情感倾向。

通过深入阅读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与历史责任感。

以上就是【高中屈原列传第三段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