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点名词解释】“翼点”是一个在解剖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术语,尤其在神经外科和颅脑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指的是位于头骨侧面的一个解剖区域,是进行某些手术时的重要入路点。以下是关于“翼点”的详细解释。
一、
“翼点”(Sylvian point)是指大脑外侧裂(Sylvian fissure)与额顶颞交界处的交汇点,通常位于颧弓上方、耳前约2-3厘米的位置。该区域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入路之一,常用于处理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鞍区病变、颞叶肿瘤等。由于其位置相对隐蔽且血管分布较少,因此被认为是较为安全的手术路径。
翼点入路能够提供良好的视野,便于操作,并能有效避免对重要神经结构的损伤。然而,该入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可能损伤面神经或引起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二、表格形式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中文名称 | 翼点 |
| 英文名称 | Sylvian point / Pterion |
| 解剖位置 | 头骨侧面,颧弓上方,耳前约2-3cm |
| 关联结构 | 额骨、顶骨、颞骨、蝶骨 |
| 相关脑区 | 颞叶、额叶、大脑中动脉 |
| 手术意义 | 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入路,如开颅手术 |
| 优点 | 视野良好,操作方便,减少对重要神经的损伤 |
| 风险 | 可能损伤面神经、引起脑脊液漏、术后感染等 |
| 应用范围 | 颞叶肿瘤、鞍区病变、大脑中动脉瘤等 |
三、结语
“翼点”作为神经外科中一个重要的解剖标志,对于手术路径的选择和操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了解其解剖结构和临床应用,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在实际操作中,医生需结合影像学资料和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以上就是【翼点名词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