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了解作者茅以升及其在桥梁方面的贡献。
- 掌握文章中介绍的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及代表作(如赵州桥)。
- 学习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如准确、清晰、条理分明的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 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教学重点:
- 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 掌握文中提到的石拱桥的构造与历史价值。
- 教学难点:
- 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与说明顺序。
- 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展示赵州桥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见过这样的桥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 引出课题《中国石拱桥》,并简要介绍作者茅以升。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理解的词语,教师适时讲解。
- 提问: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石拱桥的?
3. 精读分析(20分钟)
- 分段阅读,分析每段内容,归纳段落大意。
- 重点讲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单孔石拱”、“敞肩式”等术语。
-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如“坚固”、“美观”、“历史悠久”等词汇的使用。
4. 合作探究(15分钟)
- 小组讨论: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 教师引导总结:总—分—总的结构;举例说明、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5. 拓展延伸(10分钟)
- 讨论:现代桥梁与古代石拱桥有哪些异同?
- 播放一段关于现代桥梁建设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6. 总结提升(5分钟)
-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布置作业: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一种你熟悉的桥梁,并说明其特点和意义。
四、板书设计:
```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一、作者简介
二、主要内容
1. 历史悠久
2. 结构独特(赵州桥为例)
3. 工艺精湛
三、写作特点
1. 说明顺序清晰
2. 语言准确简洁
3. 举例说明
```
五、教学反思(教师自评):
本节课围绕《中国石拱桥》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但在时间分配上仍需优化,部分环节可进一步细化,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