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随着学期的临近尾声,高二年级的学生们迎来了本学期的重要考核——期末考试。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涉及文学常识、写作表达以及阅读分析等多方面内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与备考,以下是一份贴近实际考试形式的“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炽热(chì)
B. 拙劣(zhuō)
C. 契约(qì)
D. 遒劲(jìn)
答案:A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得照顾人。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
C. 这本书的内容和语言都十分丰富。
D. 他今天早上来得很早,几乎没有人知道。
答案:A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李白
B. 文天祥
C. 杜甫
D. 苏轼
答案:B
4.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
B.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C. 《离骚》是屈原的作品。
D.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的长篇小说。
答案:B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赤壁赋》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苏轼
2.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描写的是__________。
答案:诸葛亮
3.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__________》。
答案:关雎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__________》。
答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答案:念奴娇·赤壁怀古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__________》。
答案:己亥杂诗
7. 《滕王阁序》的作者是__________。
答案:王勃
8.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出自《__________》。
答案:孙子兵法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杜甫的《__________》。
答案: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0.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的《__________》。
答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三、阅读理解(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一句诗。诗人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深切的友情与牵挂。这种借助自然景物抒发情感的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答案:李白
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把忧愁的心意托付给明月
3. 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答案:拟人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对友人的思念与关切之情
四、作文(30分)
题目:
请以“成长中的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提示:
可以讲述一个让你感动的故事,也可以围绕“成长”与“感动”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内容真实,情感真挚,结构清晰。
五、附加题(10分)
请写出下列诗句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1.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柳暗花明又一村
2.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缘身在最高层
3. 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览众山小
4. 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恨别鸟惊心
5. 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江船火独明
结语:
期末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验,更是对学习态度与方法的一次总结。希望同学们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沉着应考,取得理想的成绩。同时,也希望大家在语文学习中不断积累,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