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瀲的意思_瀲字的笔顺拼音_读音部首笔画】“瀲”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一定的出现。以下是对“瀲”字的详细解析,包括其含义、读音、笔顺、部首及笔画等信息。
首先,“瀲”字的拼音为 liàn,声调为第四声。它属于左右结构的汉字,左边是“氵”(三点水),右边则是“连”字。因此,从字形上看,“瀲”与水有关,通常用于描述水流的状态或水势。
在《康熙字典》中,“瀲”被解释为“水急流也”,即形容水流湍急、快速流动的样子。在古代诗词中,有时也会用来描绘江河奔腾、波涛汹涌的景象。例如:“瀲瀲江水东流去,悠悠岁月几时休。”这样的句子便通过“瀲”字传达出水势浩荡、时间流逝的意境。
关于“瀲”字的笔画,总共为 14画,具体笔顺如下:
1. 横撇
2. 竖钩
3. 横折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竖
9. 横
10. 竖
11. 横折
12. 横
13. 竖
14. 横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瀲”字结构复杂,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左右部分的比例协调,尤其是“氵”旁和“连”字的搭配要自然流畅。
在部首方面,“瀲”字的部首为“氵”,属于水部,表明其与水相关。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我们在查字典或学习汉字时更快地定位该字。
总的来说,“瀲”字虽然不常见,但其独特的含义和结构使其在文学和语言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了解它的读音、笔顺、部首和笔画,不仅有助于提升对汉字的认知,也能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