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感怀诗》原文赏析】杜牧,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风清丽俊逸,情感深沉。在众多诗作中,《感怀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思,成为杜牧诗歌中的代表之作之一。这首诗虽未广为流传,但其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感怀诗》全文如下:
> 时来不觉身荣贵,
> 道在何须人见知。
> 自是孤心无处托,
> 感怀谁解此心悲。
这首诗虽短,却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首句“时来不觉身荣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淡然态度。当好运降临之时,他并未感到特别的荣耀或喜悦,反而显得平静甚至有些疏离。这或许是因为他深知人生的无常,也可能是他对功名利禄早已看透。
次句“道在何须人见知”,则进一步体现了杜牧的高洁品格。他认为真正的道理和修养并不需要他人来认可或理解,只要自己心中有道,便足以自持。这种思想,反映出他对自我价值的坚定信念,也暗示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得志。
第三句“自是孤心无处托”,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依。他的心境如同漂泊的孤舟,找不到可以寄托的地方。这种情绪并非源于外在的打击,而是源于内心的深刻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感怀谁解此心悲”,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叹,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悲伤,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是一种深切的孤独,也是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他渴望有人能懂他,却又深知这份懂得极为难得。
综上所述,杜牧的《感怀诗》虽然篇幅不长,却字字珠玑,情感真挚。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也流露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孤独、无奈与对理解的渴望。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或许更需要这样一首诗,提醒我们在追逐物质与成功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心的宁静与真实。杜牧的《感怀诗》,正是这样一首值得我们反复吟诵、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