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常见毒蛇及咬伤处理】在广州,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非常适合多种蛇类的生存。虽然大多数蛇类并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野外活动或进行园艺、农耕时,仍有可能遭遇毒蛇。了解广州常见的毒蛇种类及其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对于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广州地区常见的毒蛇种类
1. 眼镜蛇(Naja naja)
眼镜蛇是广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毒蛇之一,因其头部形状类似“眼镜”而得名。它们通常栖息在丘陵、林地和农田附近,性格较为凶猛,攻击性强,毒性极强,被咬后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2.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银环蛇体型较小,身体呈黑白相间的环纹,多见于潮湿的草丛或稻田中。其毒性以神经毒素为主,咬伤后可能引起肌肉麻痹,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3. 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五步蛇又称尖吻蝮,毒性强烈,咬伤后疼痛剧烈,局部肿胀明显,严重时可能引发出血性休克。它主要分布在山区和林间地带。
4. 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stejnegeri)
竹叶青蛇颜色与环境相近,常隐藏在灌木丛中,攻击性较强。其毒液以血液毒素为主,咬伤后容易出现局部组织坏死。
5. 蟒蛇(Python spp.)
虽然蟒蛇属于无毒蛇,但体型庞大,咬合力强,若被咬伤也可能造成严重外伤,需及时处理。
二、毒蛇咬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一旦被毒蛇咬伤,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
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毒素扩散,因此应尽量保持安静,减少活动。
2. 固定受伤部位
将被咬部位保持在心脏以下位置,防止毒素向上扩散。可用绷带轻轻包扎,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清洗伤口
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残留的毒液和污物。切勿使用酒精或碘酒直接涂抹伤口,以免刺激伤口。
4. 尽快就医
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尤其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必须迅速接受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蛇种判断是否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
5. 不要尝试吸出毒液或切开伤口
这些做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伤口感染或导致更多出血。
三、预防毒蛇咬伤的措施
- 在野外活动时,穿长裤和高筒靴,避免赤脚行走。
- 不要随意触碰不明动物,尤其在草丛、石头下等隐蔽处。
- 定期检查家中花园、阳台等区域,清理杂草和杂物,减少蛇类栖息空间。
- 若发现蛇类,应保持距离,不要试图捕捉或驱赶。
四、结语
广州地区的毒蛇种类繁多,虽然大多数蛇类不会主动攻击人,但一旦被咬,后果可能非常严重。了解常见毒蛇的特征,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是每个市民都应具备的基本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惕,做好防范,才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温馨提示:遇到蛇类时,请勿惊慌,保持距离,并及时联系当地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或拨打急救电话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