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middot及揠苗助长》教学设计及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会本课生字“揠、苗、助、其、皆、疲、矣”,理解词语意思。
-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寓言内容。
- 理解寓言的寓意,明白做事要遵循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言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耐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寓言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寓意。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急于求成”的危害。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PPT课件、图片、小黑板、生字卡片。
-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想让植物长得快一点,就把它拔高,结果反而把植物弄死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叫做《揠苗助长》。”
2. 板书课题:《寓言两则·揠苗助长》,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带领学生认读并组词。
- 生字:揠、苗、助、其、皆、疲、矣
- 词语:揠苗助长、禾苗、焦急、疲惫、反而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
- 讲农夫看到禾苗长得慢,心里着急。
- 农夫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希望它们快点长高。
- 第三段:第二天,禾苗都枯死了,农夫后悔不已。
2. 提问引导:
- 农夫为什么要把禾苗拔高?
- 结果怎么样?为什么?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角色扮演:
- 请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农夫、禾苗、旁观者,进行情景表演,加深理解。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0分钟)
1. 讨论交流:
-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揠苗助长”的事情?
- 比如:想快速学会骑自行车,结果摔跤;或者想马上考出好成绩,却忽略了复习。
2. 教师总结寓意:
-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 书写生字:
- 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揠、苗、助、其、皆、疲、矣”等字。
2. 口头复述故事:
- 同桌互相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看谁讲得更清楚。
(六)布置作业(2分钟)
1. 读课文三遍,家长签字。
2. 抄写生字词各两遍。
3. 和爸爸妈妈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含义。
五、板书设计:
```
《寓言两则·揠苗助长》
—— 农夫拔苗 → 禾苗枯死 → 不可急于求成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课文内容,能说出故事的寓意。但在理解“急于求成”这一抽象概念时,部分学生仍需进一步引导。今后可以多结合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根据小学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注重趣味性与教育性的结合,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