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建筑业挂靠账务处理怎么做】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建筑业的税务处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在挂靠经营模式下,企业与实际施工方之间的账务处理更为复杂。合理、合规地进行账务处理,不仅有助于规避税务风险,还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以下是对营改增后建筑业挂靠账务处理的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点和操作建议。
一、挂靠模式概述
挂靠是指没有建筑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借用有资质企业的名义承接工程项目。在营改增背景下,挂靠双方需明确各自在税务、发票、合同等方面的权责,避免因账务处理不当引发税务稽查风险。
二、营改增对挂靠账务的影响
1. 增值税税负变化:营改增后,建筑业适用9%的税率,挂靠项目需按此税率计税。
2. 进项抵扣限制:挂靠方通常无法取得合法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进项抵扣。
3. 合同签订主体:挂靠项目应以被挂靠企业名义签订合同,确保合同与发票一致。
4. 发票开具要求:挂靠项目应由被挂靠企业统一开具增值税发票,挂靠方不得自行开票。
三、挂靠账务处理要点总结
| 项目 | 处理要点 |
| 合同签订 | 由被挂靠企业与发包方签订合同,挂靠方不得直接签约 |
| 发票管理 | 由被挂靠企业统一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挂靠方不得自行开票 |
| 税务申报 | 被挂靠企业按实际收入申报增值税,挂靠方不参与税务申报 |
| 成本核算 | 挂靠方承担实际成本,被挂靠企业按约定收取管理费 |
| 管理费处理 | 管理费应明确计入被挂靠企业收入,可作为成本支出 |
| 进项抵扣 | 挂靠方如无法取得进项票,被挂靠企业应尽量取得合法抵扣凭证 |
| 税务风险 | 避免虚开发票、重复计税等违规行为,确保账务真实合规 |
四、常见问题及应对建议
| 问题 | 建议 |
| 挂靠方无法取得进项票 | 被挂靠企业应尽量选择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合作 |
| 合同与发票不一致 | 所有合同必须以被挂靠企业名义签订,发票也应由其开具 |
| 管理费未明确 | 应在挂靠协议中明确管理费比例及支付方式 |
| 税务稽查风险高 | 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保留完整合同、发票、付款记录 |
五、结语
营改增后,建筑业挂靠模式下的账务处理更加规范和复杂。企业应重视合同、发票、成本、税务等环节的合规性,避免因账务处理不当而引发法律和税务风险。通过合理的账务安排和内部管理,既能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也能提升企业整体财税管理水平。
以上就是【营改增后建筑业挂靠账务处理怎么做】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