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危是什么意思】“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严肃、端正地坐着,多用于描写人的姿态或态度。其中,“危”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个成语的含义。
一、
“正襟危坐”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于是楚王乃使使者持节而召相如,相如遂与使者俱往,至长安,拜为中郎将。……其后,相如从上至长杨宫,奏《大人赋》,上甚悦之,曰:‘此真吾所欲闻也!’……于是上令左右以玉带赐相如,相如再拜受之,起立而谢。上曰:‘子诚贤者,吾当厚报之。’相如曰:‘臣不敢当。’上曰:‘子有功于国,吾当重赏。’相如曰:‘臣无功,不敢受赏。’上曰:‘子有功于国,岂可辞?’相如曰:‘臣不敢当。’上曰:‘子诚贤者,吾当厚报之。’……相如既出,见诸大夫,皆正襟危坐,肃然敬之。”
这段话中,“正襟危坐”指的是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表现出一种庄重、严肃的态度。
在现代汉语中,“正襟危坐”多用来形容人坐姿端正、神情严肃,常用于描述人在正式场合或面对重要人物时的恭敬状态。
而“危”在此处的意思是“端正、正直”,而不是“危险”或“危急”。因此,“危”在这里是“端正”的意思,与“正”字形成互文,共同表达一种严肃、庄重的姿态。
二、表格解析
| 成语 | 正襟危坐 |
| 出处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
| 字面解释 | 整理衣襟,端正坐姿 |
| “正”的含义 | 正确、端正 |
| “襟”的含义 | 衣襟,引申为衣着 |
| “危”的含义 | 坚正、端正(非“危险”) |
| 整体含义 | 形容人坐姿端正、神情严肃 |
| 使用场景 | 正式场合、庄重环境、表现尊敬 |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的严肃姿态 |
三、结语
“正襟危坐”中的“危”并非指“危险”,而是“端正、正直”的意思。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这个成语。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若能正确运用“正襟危坐”,不仅能提升语言的准确性,还能增强表达的庄重感和正式感。
以上就是【正襟危坐的危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