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望汉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对金陵(今南京)与汉江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原文如下:
汉江东流去,金陵路渺茫。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译文如下:
汉江滔滔东流而去,金陵的道路显得遥远而模糊。
江山依旧留存着昔日的胜迹,我们这些后人再次登临此地。
水位下降,鱼梁变得浅显;天气寒冷,云梦泽显得深远。
羊祜的碑文至今还在,读完之后不禁泪湿衣襟。
赏析:
首联描绘了汉江的壮阔景象以及金陵的遥远朦胧,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颈联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尾联提到羊祜的碑文,不仅表现了对前人的怀念,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他善于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普遍存在的怀古伤今的情结,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