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成虎》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寓意深刻,常用来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后便会被人们当作事实。以下是这则故事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知矣。”
庞葱辞行,果不得见。
翻译:
庞葱(即庞涓)要陪同魏国的太子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临行前他问魏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您相信吗?”
魏王回答:“我不相信。”
庞葱又问:“如果有两个人都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您会相信吗?”
魏王说:“我就会有些怀疑了。”
庞葱再问:“如果有三个人都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您会相信吗?”
魏王回答:“我就相信了。”
庞葱说道:“集市上本没有老虎是很清楚的,但因为三个人一再地说有老虎,就让人信以为真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集市远得多,而那些在背后议论我的人却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明察秋毫。”
魏王点头道:“我知道了。”
庞葱告辞离开后,果然未能再见魏王。
这则故事提醒我们,在面对信息时应保持理性思考,避免被流言所误导。同时,它也反映了人际交往中信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外界评价的问题。希望读者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智慧,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辨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