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赵丽宏及其作品风格;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及运用;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散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深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周庄古镇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脉络;
难点:领悟文章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美学价值。
三、课前准备
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并准备好相关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同时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有关周庄的历史背景信息以及作者简介等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几张关于周庄美景的照片或播放一段介绍周庄的小短片,引起学生兴趣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进一步追问:“那么你们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呢?”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学习赵丽宏笔下的《周庄水韵》。
(二)整体感知
首先带领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全文,在此过程中提醒注意字音准确性和停顿节奏;然后请几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话概括每段的主要内容,并归纳出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框架。
(三)精读品味
针对文中一些精彩片段进行详细分析,例如描写雨中周庄景色的部分:“细雨如丝,笼罩着整个古镇……”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并尝试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绘出来,比如画画或者写几句诗。此外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 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展现周庄的魅力?
- 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这种情感又是怎样随着情节发展而变化的?
(四)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联系个人经历谈谈自己家乡是否有类似的地方值得骄傲自豪;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强调阅读散文不仅要关注表面意思还要挖掘深层次含义;同时激励大家继续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六、作业布置
1. 背诵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
略。(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八、反思改进
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及时调整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同时也要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