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背景:
本节课是针对初中语文教材中老舍先生的散文《济南的冬天》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篇课文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济南冬天的独特风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意境美。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文中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
2. 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
3.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播放了一段关于济南冬季雪景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济南冬天的魅力。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冬天是什么样的?北方的冬天又有什么特点呢?”学生们纷纷发言,有的说冬天寒冷,有的提到下雪后的银装素裹。接着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脚步,去领略一下他眼中的济南冬天吧!”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及句子停顿。教师提醒学生关注文中重点词语如“温晴”、“水墨画”等,并解释其含义。
2. 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要求每位同学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最终总结出文章主要描写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温暖气候、清澈河水以及山峦美景等内容。
三、精读赏析
1. 品味语言之美
教师挑选了几处经典语句供学生品读,例如:“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尝试模仿这种写法描述自己熟悉的场景。
2. 探究情感内涵
接下来,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老舍先生如此钟情于济南冬天?他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经过一番思考后,学生们认识到,这不仅是一篇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更蕴含着作者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布置了一个小任务——以“我心中的冬天”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学生借鉴《济南的冬天》中的优美词汇和表达技巧,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
五、课堂总结
最后,教师对整堂课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强调了阅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出发,既要欣赏语言形式上的美感,也要挖掘背后隐藏的思想意义。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学会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六、作业布置
完成一篇关于家乡四季变化的小作文,要求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尽量使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以上便是本次《济南的冬天》课堂实录的具体内容。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所在,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生活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