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生药名词解释重点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生药名词解释重点,有没有人能看懂这个?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6 14:32:12

在学习生药学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是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药学名词及其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1. 生药(Crude Drug)

指来源于天然界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等,未经加工或仅经过初步处理的药物原料。生药通常保留了原始的形态和成分,是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药用植物(Medicinal Plant)

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其根、茎、叶、花、果实或种子可用于治疗疾病或保健。如人参、黄连、金银花等均属此类。

3. 有效成分(Active Ingredient)

指生药中具有明确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能够发挥治疗作用。例如,黄连中的小檗碱、麻黄中的麻黄碱等。

4. 粉末制片(Powdered Section)

是显微鉴别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将生药制成粉末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结构和组织特征,用于鉴定药材的真实性。

5. 气味(Odor)

生药特有的气味常作为鉴别依据之一。如薄荷有清凉香气,丁香有浓郁辛香,这些气味有助于判断药材的真伪与质量。

6. 水分测定(Moisture Content)

是指生药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是衡量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过高可能导致霉变,影响药效。

7. 总灰分(Total Ash)

指生药在高温下完全燃烧后残留的无机物总量,反映药材中矿物质含量,也可用于判断杂质的多少。

8. 酸不溶性灰分(Acid-Insoluble Ash)

指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部分,主要用于检测药材中是否掺杂砂石等杂质。

9. 浸出物(Extractive Matter)

指生药中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出的可溶性成分,反映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10. 理化鉴别(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生药进行分析,如颜色反应、沉淀反应、薄层色谱等,以判断其真伪和纯度。

11. 原植物(Original Plant)

指生药的来源植物,即药材的原植物种类。准确识别原植物有助于确保药材的正确使用和来源可靠。

12. 产地加工(Processing After Harvesting)

指药材采收后,根据需要进行的干燥、蒸煮、切片、晒干等处理过程,以保持其药效和便于贮存。

13. 药材(Herb)

广义上指所有可供药用的天然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来源的药材;狭义上则多指植物性药材。

14. 鉴别(Identification)

指通过对生药的外观、气味、显微结构、理化性质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其种类和真伪的过程。

15. 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指国家或行业对生药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性状、杂质、水分、灰分、浸出物、有效成分含量等方面的规定。

以上是生药学中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对于深入学习生药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建议结合教材和实验操作,加深理解并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