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赏析,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4 01:33:53

白居易望月有感原文及赏析】在唐代众多诗人中,白居易以其平实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著称。他的作品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情感真挚,常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其中,《望月有感》便是他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篇代表作。

一、原文

> 望月有感

>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客,相逢泪满衣。

>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二、诗意解析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白居易通过“望月”这一意象,寄托了自己对亲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客,相逢泪满衣”,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兄弟分别多年,重逢却只能相对流泪,表达了对家国破碎、亲人离散的悲痛。

颔联“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曾经熟悉的家园已成废墟,亲人们也各自漂泊,生活无着。

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与亲人比作孤雁分飞、秋蓬飘散,形象地表现出离散之苦与孤独之感。

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点出全诗主旨。尽管身处异地,但面对同一轮明月,思乡之情却如潮水般涌来,彼此的心境相同,情感共鸣强烈。

三、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

白居易不事雕琢,以质朴的语言传达深沉的情感,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中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2. 意象鲜明

诗中“明月”、“雁”、“蓬”等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3. 结构严谨

全诗层次分明,由景入情,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加深,结尾升华主题,令人回味无穷。

四、结语

《望月有感》不仅是白居易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那个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缩影。它让我们看到,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体的命运往往被无情地撕裂,而“望月”则成为一种精神寄托,是离散者心灵的归宿。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能打动人心,正是因为它道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对团圆的渴望,对故土的眷恋。

结语小记:

在现代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但《望月有感》提醒我们,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明月,那是对亲情的牵挂,也是对生活的深情凝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