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ER数据库指标定义(1页)】在碳市场建设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作为重要的碳资产工具,其数据的规范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为了保障CCER项目的透明度、可追溯性与合规性,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指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旨在明确CCER数据库中的关键指标定义,为项目备案、核查、交易及监管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以下为主要指标说明:
1. 项目类型:指CCER项目所属的类别,如风电、光伏、沼气利用、林业碳汇等,用于区分不同类型的减排项目。
2. 项目地点:记录项目的实际实施地,包括省、市、县等行政层级信息,便于区域管理与政策制定。
3. 项目业主:即项目的投资或运营单位名称,用于明确责任主体。
4. 项目备案编号:由主管部门颁发的唯一标识符,用于项目身份识别与追踪。
5. 项目启动时间:项目正式开始运行或实施的时间点,用于计算项目周期与减排贡献。
6. 项目减排量(吨CO₂e):通过科学方法测算出的项目在一定周期内实现的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是CCER交易的核心数据。
7. 项目审定机构:对项目进行第三方审核的机构名称,确保项目符合CCER审定与核证技术规范。
8. 项目有效期:CCER的有效使用期限,通常为5年或10年,根据项目类型而定。
9. 项目状态:表示项目当前所处阶段,如“已备案”、“已签发”、“已注销”等。
10. 签发日期:CCER证书正式签发的日期,标志着该项目减排量可用于市场交易。
以上指标构成了CCER数据库的基本框架,有助于提升数据质量、增强市场信心,并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后续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不断完善与优化指标体系。